Description
馬友友 & 凱瑟琳.史托特 / 永誌不渝
Yo-Yo Ma & Kathryn Stott / Merci
Yo-Yo Ma & Kathryn Stott / Merci
馬友友 Yo-Yo Ma (大提琴)
凱瑟琳.史托特Kathryn Stott (鋼琴)
●葛萊美獎組合馬友友與凱瑟琳合作40年最精彩的終樂章。
●精選佛瑞、聖桑、布朗傑最動人的法式小品。
●深刻的感激之情、充滿正能量的音樂生命連結。
1985年,大提琴家馬友友與鋼琴家凱瑟琳.史托特開始合作,兩人在SONY 錄製的《巴西情迷》與《探戈靈魂》,拿下葛萊美 (GRAMMY® Award) 「最佳古典跨界專輯獎」。合作屆滿四十年之際,推出這張《永誌不渝》Merci全新專輯,為這段即將完美落幕的音樂旅程,留下精彩的完結樂章。
Merci 代表深刻的感激之情,同時也紀念這段充滿正能量的音樂生命歷程。選曲以法國作曲家佛瑞Gabriel Fauré作品為中心。凱瑟琳說佛瑞是她的「知音」,她跟馬友友各別的老師露易絲.沃斯格齊安Luise Vosgerchian與娜迪亞.布朗傑Nadia Boulanger都與佛瑞存在密切關聯。馬友友說,吾輩音樂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只希望我們的肩膀也能支持後人。凱瑟琳則回憶:構成這張專輯的靈感,可以追溯到小時候在曼紐因學校就讀的年代,那裡經常有來自巴黎的老師造訪,其中一位就是娜迪亞.布朗傑 Nadia Boulanger,她曾是佛瑞的學生,10歲那年,我有幸為她彈奏佛瑞第四首搖籃曲,從此,佛瑞的音樂就從未離開過我的身邊。我找到了知音。
佛瑞是音樂史的核心作曲家。師承關係可追溯至J. S. 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。他的前瞻影響力同樣驚人,與之直接連結的音樂家包括昆西.瓊斯Quincy Jones、科普蘭Aaron Copland、葛拉斯Philip Glass以及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。在這張《永誌不渝》Merci中,馬友友與凱瑟琳以佛瑞作品編號16的《搖籃曲》開場,交替安排佛瑞的學生娜迪亞.布朗傑Nadia Boulanger、佛瑞的老師聖桑 Camille Saint-Saëns、娜迪亞的妹妹莉莉.布朗傑Lili Boulanger ,以及當時活躍於沙龍的寶琳.維亞朵 Pauline Viardot 的作品。這張專輯充滿深刻的感恩,頌揚著讓音樂得以延續的長年默契的音樂夥伴關係。
马友友 & 凯瑟琳.史托特 / 永志不渝
There are no reviews yet.